网上现在有很多的理财投资课程,想要学习理财技能的网友,很多也不知如何选择,比如一些打着0元报名学理财的名头,就有很多人问,这是不是真的啊?

0元报名学理财是真的吗

对于理财小白来说,花几千元学习理财音频课,值么?

除非我知道课程对我特别有用,有我需要的东西,否则不会花钱。值不值看你当初花钱买的心态和实际情况之间产生的差距是否自己能接受。比如:如果能听懂并且经过实际操作让你获益匪浅,就值。如果花了钱,即使不听课,但是你很满足消费带来的快感,也值。如果课没听懂,但是通过课程结识了一些人,让你获得了课程以外的东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值。

值不值从以下几点来看:

心理上是否满足

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钱为什么而花出去,也就是说,你到底买的东西给你带来什么价值

只要自己是满足的,就值。

可是每个人的满足感不同,于是心态上的变化就开始影响情绪。

举个例子:有些人因为喜欢某个人,就会购买他推荐的东西,比如带货的明星们推荐的东西,估计很多人买回来也没怎么用过,就是开心而已。

小结:当然啦,消费的东西不同,需要关注的问题不同。对于课程这种知识型的商品,值不值的得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你是喜欢讲课的人还是喜欢那个内容?内容你了解吗?对你来说有用吗?每个人的水平不同,看待商品的态度不同。

阶段性收益是否满足

通常情况下,知识型商品要具有转化性

商品,就是为了用。

如果你只是读书看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是为了短期获益,估计也不会纠结值不值的问题。

凡是不能学以致用的东西,都会在未来慢慢遗忘。也许对成长有用,但是短期内没有获利的机会,在未来环境发生变化时,有些东西就没用了。虽然不能推崇这种思维,但是对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来说,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需要考虑清楚短期内的回报率,因为你的背后没有强大的财团支撑着你活成诗和远方。

还有一点,大家不是专业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员,所以不可能把理财的各种内容都掌握清楚。目前金融机构的员工,也做不到一个人什么都用。

小结:自己算算手里的钱花出去能不能尽快赚回来,能使用的资金量比较小的时候,不要消费得太随意。

课程本身的性价比

这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评价了,得自己思考这种哲学问题。

举个例子:我花29元报名了某商业插画师的导学课,虽然我忙得一次课都没上过,但是我认为这笔钱花得值,至少可以看回放,空闲时再补课也是可以的。(仿佛看到了未来可以创造多种收入来源的大门,门口溜达一圈也开心)

再举个例子:多年前,为了学习商业教练技术,学费39000元学习8天的课程也报名学习,听得热血沸腾,回来后发现自己根本驾驭不了,到现在也没把学费赚回来。不过不后悔啊,至少学习期间觉得东西很好,自己驾驭不了不能怪老师。

小结:知识型的课程,其实就是一种商品。你买的时候要估算一下能不能驾驭,如果消费不起或者根本用不上,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性价比不够高。

总之,值不值是自己收获了什么的问题,主要看自己花钱之后的期待和收获之间的偏差大小是否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学东西总是好的,至于能不能用,最终还是需要不断”习得“。

有必要报名几千块的理财培训课程么?

其实没有必要,投资理财本来就是一件很个人向的东西。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至于怎么掌握这个度就需要学习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学过财务管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储蓄能力。所以各种理财课程应运而生,吸引了大把的学习者,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挂羊头卖狗肉”

对于理财一篇空白、没有任何储蓄习惯的小白,可以先自己尝试系统学习一边初级的理财入门知识。比如说什么是理财?财务自由的概念?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基金?基金的种类?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是什么?如何购买理财产品?购买的正规渠道途径是什么?还有了解自身的风险类型偏好等等。这些是能成功理财基础中的基础。

但是一些动则几千上万的理财训练培训就没有必要,大多数课程其实都是向你推销自己的产品。一些理财学习基础入门完全可以自己通读读几本书,例如适合小白入门的《小狗钱钱》(全世界最好的理财启蒙书,原本是写给小朋友看的,所以你再没有基础,也一定看得懂)《穷爸爸,富爸爸》)大名鼎鼎,是许多人理财的起点。它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先储蓄,把储蓄用于投资,然后用投资赚来的钱消费。)也可以去网上一些知识分享平台找些免费或者付费的理财基础课程,知乎上就有相关课程。不少干货十足,且物美价廉。(为了避嫌这里就不推荐了)。

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身”后天自身再多加学习摸索都是可以的,这比起你花了一万多学习的高深理财训练,却发现全是泛泛之谈到头来不仅没学到什么东西,还白白搭进去培训费要强得多。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